住在浙大边,一场永不散场的青春

晨光透过梧桐叶隙,在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这是一个平常的周六清晨,六点半的启真湖畔,已经有三三两两的跑者。其中就有我们一家三口。这样的晨跑习惯,我们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几年。
十多年前,我们刚搬来浙大紫金港边上时,孩子还在蹒跚学步。那时的紫金港还没有这么多高楼,进校园也不用预约。每个周末的清晨,我们都会推着婴儿车,沿着如今这条跑了无数次的路线慢慢走。孩子最先学会的词语里,除了“爸爸妈妈”,就是“浙大”和“月亮”——他总是指着月牙楼咿呀学语。

浙江大学月牙楼实拍
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的周末晨跑变成了真正的锻炼。跑完步就去吃大食堂吃早餐。孩子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吃葱油拌面,一边看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匆匆走过。有时会遇到热情的学生逗他玩,教他数数,那些年轻的笑声,成了他童年最温暖的背景音。现在浙大游客们经常去的银泉餐厅,我们也经常去,孩子偶尔还会吐槽银泉餐厅的寿司不好吃。

浙江大学实拍
住在浙大边,最大的福利就是周末都不用考虑带孩子去哪里玩,浙大成了我们孩子最好的自然课堂和“人文版迪斯尼”。

浙大求是书院实拍
春天的樱花树下,我们带着他写生;夏天的启真湖畔,教他认识各种水生植物;秋天的银杏道上,一起收集落叶做标本;冬天的图书馆里,陪他读第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再大一点,新开馆的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从最初盯着北朝壁画发呆,到后来能对中国历代绘画娓娓道来,浙大的每个角落都见证着他的成长。

浙江大学实拍
如今孩子已经离家住校,而我们依然保持着每个晚上和周末来浙大的习惯。晚上十点后的浙大是最舒适的,游客都已离校,浙大校园安静却又繁忙;周末晨跑时,总会遇见像我们当年一样的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教牙牙学语的孩子认“蟹老板”。玉湖餐厅的一楼已经变成了无人智慧食堂,孩子们围着机器人小艾点餐,全自动制作机器烧制的面条、独特的东南亚风味自助称重、还有波奇饭……说着说着我开始想吃玉湖餐厅的烧鸭饭了。

浙大食堂(图源网络)
十几年过去了,梧桐更茂,楼宇渐新,浙大的青春脉搏、包容与开放,一如过去。它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也滋养着周边像我们这样的每一个与之结缘的家庭。
挨着浙大居住,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知识与文化的大博物馆,更是一个温暖亲切的大食堂、一个活力四射的大运动馆。晨跑时呼吸的新鲜空气,食堂里实惠可口的饭菜,操场上挥洒的汗水,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这些点点滴滴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浙江大学实拍
挨着浙大居住,不仅是一处居所,更是一个永恒的青春坐标,一个能找到精神依托的文化家园。
挨着浙大居住的日子,十几年如一日,却又日日常新。就像当年启真湖边大草坪上,给孩子搭上的第一个帐篷,放飞的第一只风筝,都是脑海中永不褪色的画面。

浙江大学实拍

曾经我也在老浙大(玉泉校区)边上的求是村住过很长一段时间,老浙大边上的绿园一直是我心里的白月光,当时绿园在杭州人心目中比现在钱江新城的一众豪宅都有地位。
2007年浙江大学从各校区统一迁到了紫金港,几年后我也告别了求是村,搬到了浙大紫金港附近,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毕竟当时的浙大紫金港周围还是一片荒凉,而老浙大所在的黄龙板块风头正盛:西湖近在咫尺,浙江图书馆就在近旁,黄龙体育中心是各大赛事、演唱会的中心,世贸、黄龙世纪中心、EAC都是当年杭州最顶级的写字楼……中午休息、周末没事还能去爬爬宝石山,买菜购物除了菜场还有好又多超市;吃饭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浙大留食餐厅是多少人的回忆,必胜客门口永远排着长队……那个巅峰时期的黄龙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当年很多和我一样的人依依不舍地和黄龙告别,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黄龙的寂寞。
回头细想,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浙大的搬迁。

浙大玉泉校区(图源:浙大官网)
随着浙大搬迁,带来的是蒋村、申花的崛起。别的不说,就说学区,保俶塔申花和学军紫金港小学的崛起都和浙大有关。而老浙大旁曾经辉煌一时的求是小学本部也渐渐告别了学区房的行列。
十几年过去,我们在浙大紫金港边的房子也渐渐老去,总想着换个房子改善。浙大肯定是舍不得离开的,然而目前环浙大一带北侧基本都是写字楼和产业园,南侧是蒋村、东侧是申花,住宅供地均已进入饱和,最近两大地王楼面价88029元/㎡建发蒋村地块和楼面价64834元/㎡的滨江湖墅地块都已经到了蒋村的最南侧和申花的最东侧,据传两者的单价都要突破10万+,而蒋村建发的单价甚至有可能到15万,那属于少数人的了。

紧邻浙大的二手房如河滨之城、文鼎苑、西城年华这些盘,尽管这两年距最高峰有所回落,然而买一套89方依旧也要五百多万。对我们来说能满足改善需求的二手房,都要过千万,而且这些房子和目前新房产品相比也还是有代际差。
我也有点理解浙大老师的选择,最近浙大的人才房紫金西苑5年限售期已到,可以进入市场流通,但很多老师还是舍不得搬走,尽管户型差点、房产品质差点,但住在浙大边的幸福足以弥补这一切。

前段时间,浙大北面有几块地的用地性质商改住,这意味着浙大北面首次有了住宅供应,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关注这几块地的情况,这几乎是目前环浙大改善新房的唯一选择。
后来保利置业一口气拿下了两块地,如今这最先出让的北面地块保利置业·西源赋即将上市。

保利置业·西源赋会所效果图
房叔一对一咨询后台有不少人关心这两个项目,示范区目前还没有开放,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保利置业”是谁?
保利置业隶属于国资委直管的央企保利集团,保利置业的代表作在香港有琅誉和澐璟,在苏州有保利·翡丽甲第,在上海有保利·海上印等,虽然保利置业·西源赋是保利置业在杭州的首次操盘,但在此前可以说豪宅经验丰富,最近在深圳的豪宅项目保利臻誉首开即爆。

深圳豪宅项目保利臻誉实景图

保利置业首入杭州主城,保利置业·西源赋属于赋系列,在保利置业的产品体系里,甲第和赋都属于高端系产品,对以往产品有迭代。
保利置业·西源赋一共规划了6幢高层和2幢叠墅,288套住宅,高层面积是125㎡、139㎡和168㎡,叠墅的面积为230㎡-310㎡。

保利置业·西源赋楼幢图


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建筑外立面采用四面大面铝板,延续中国古典建筑中正的构图方式,整体感觉含蓄而富有韵味,随着步移景异,展现出国际东方文化气质。在细节处,融入了“宋式锦纹”的精致肌理,赋予建筑隽永的东方审美内涵。

保利置业·西源赋外立面效果图
整体来说,保利置业·西源赋融入了东方和中式元素,但又不是特别传统的中式,更像是国际东方的感觉。装修偏酒店风和现代感,强调现代、摩登的氛围。这点我还是蛮喜欢的。


保利置业·西源赋效果图
保利置业·西源赋还规划了下沉式会所,在会所的设计中,以《西园雅集图》为灵感,追溯苏轼、米芾、黄庭坚等宋代文人的雅集生活,重现那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意境:私宴厅、恒温泳池、行政酒廊、品茗茶室、艺术长廊等多元空间。

保利置业·西源赋恒温泳池效果图

挨着浙大居住,在熟悉浙大这个“博物园”的人眼中,也许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居住选择,它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与学术共生、与文化同频的生活方式。保利置业·西源赋的出现,恰如其分地回应了这份期待——它不仅承载着我们对品质生活的向往,更延续了与浙大这一精神坐标的情感联结。

保利置业·西源赋大门效果图
可以想象,住在保利置业·西源赋这样的房子里,每天回家都是一种享受。不仅可以吃在浙大,更有边上的龙湖西溪天街、龙湖紫金天街、西溪银泰三大商场,无论吃与逛不仅腔调满满也烟火气十足。还有立体交通网,直线约700米地铁4号线莲池站(在建),距留石高架约1km去哪里都很方便。

在保利置业·西源赋,也许建筑不只是物理的空间,更是情感的容器;社区不只是邻里的组合,更是文化的共同体。它让“挨着浙大居住”这件事,从一种际遇变成了一种可传承的财富,让青春的脉搏始终跳动,让生活的诗意日久弥新。
这不仅仅是一个住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一个不舍浙大,乃至于与浙大共同生长的生活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2025杭州楼盘图(8月版) |
![]() |
请扫描添加上方微信获取地图大图 |
